113年朱寶熙紀念獎

得獎人 蔡春鴻 事蹟簡介
永久會員蔡春鴻先生,民國39年生,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核子工程研究所取得核工碩、博士學位,專為長核能材料、電化學與核能工程,自返國後即任職於國立清華大學,除擔任核子工程研究所與工程與係科系械之教授之外,亦肩負上述系所系主任、所長與原科院院長等主管職。此外,蔡教授更於2008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中華民國第13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對於我國原子能和平用途推廣、教育、研究與管制皆有重要影響。
蔡春鴻教授於擔任教授期間共計培育123位碩士與28位博士,並對於核反應器功率運轉歷史簡化、燃料行為評估、壓熱震安全度故障樹與機率定量、燃料護套受分裂產物,如碘等元素之應力腐蝕以及核能材料敏化特性、飼水加氫水化學機制亦有深入研究。而對於輻射損傷方面,蔡教授對質子輻射對鋯二、鋯四、英高鎳、商用304與304L、奧斯田鐵系不銹鋼等材料之損傷亦有深入研究,其成果對於核設施關鍵組件輻射損傷與老化管理習習相關。此外,蔡教授除產出豐碩學術論著之外,其研究成果亦獲得我國與美國共計11項專利對於奈米顆粒、奈米碳管與電漿產製等方面具有重大貢獻。
蔡春鴻教授於2008至2016年借調至原能會擔任主任委員期間,亦致力於原子能和平用途之推展核能科普。於任內完成醫療曝露品質保證機制,簡化醫用可發生游離輻射裝置之識別難度,並增進民眾對醫用輻射管制之信心。於核設施管理部分,蔡君於任務主任委員期亦致力於推動核一二廠一期乾貯設施申請與試運轉計畫之審查與核照,並在於任內完成清華大學水池式反應器第二次執照更新之申請案審查,令國內唯一的研究用反應器得以持續營運至今。
蔡教授退休之後,仍持續關心國內核能相關議題,並曾透過多篇平面媒體投書表達對於核能議題及國家能源轉型的看法,積極正直的風範,令人敬重。近來,他也協助立法院推動核電廠重啟與延役的修法工作,提供相當多的具體建言。蔡教授投身核能領域數十年,除了過往於核能教育、學術研究與官方行政方面的貢獻,目前更是一位退而不休、關心國事的學者。
綜上所述,我等俱認為蔡君無論在原子能教學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推廣與管制、核設施延役與能源科普教育、促進核能安全文化並於積極運用擔任學術領導之契機極力促成我國與美、日、韓、港、澳與歐洲各國等學術及管理單位之交流,並有卓著貢獻,符合「朱寶熙紀念獎」第一條第1款:『在核能學術上或核能工程上有顯著成就、重大發明或有價值著作者。』之資格,特此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