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朱寶熙紀念獎

得獎人 葉宗洸 事蹟簡介
永久會員葉宗洸先生,民國76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83年於美國賓州大學核工所取得核工博士學位,專為長核能材料、水化學與材料防蝕工程,自返國後先後任職於核研所、清大原科中心、台灣科技大學及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研究功勳卓著,撰有論文逾百。
葉教授文筆犀利,勤於投稿,於台灣各大平面媒體撰文指出政府能源政策的錯誤;更行遍全台各國、高中、大學及民間單位,向國人講授核能與能源科普知識外,更在台灣核能界倍受污名時挺身而出,呼籲各界應知核、識核、用核。
葉宗洸教授於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核子工程科學研究所從事教學、研究和服務工作,自民國98年迄今短短10年,已指導3位博士和65位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即有46篇論著,累積已逾百篇。另外,經葉宗洸教授推薦而獲國外出國留學之學生累積近三年已累積逾18人,對於培育國內核工新血貢獻良多。葉宗洸教授105~107連續三年獲得原子能委員會研究計畫優良獎;所帶領之團隊於105年與106年獲得中華民國防蝕工程年會之論文優選;並於104至106年獲得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與教師學術卓越獎等殊榮。
葉宗洸教授自民國104年接任原科中心主任以來,持續深感硼中子補獲治療(BNCT)對罹癌病患之重要性,遂指示原科中心同仁就BNCT應用於緊急治療之可行性持續與衛福部溝通;自身更全力代表原科中心與校方進行溝通,前後共計爭取得仟萬之預算,投入THOR反應器儀控設備更新、人力增聘、照射定位設備與技術提升;令BNCT應用於國內復發頭頸癌、腦瘤之緊急醫療措施得以遂行。自緊急醫療措施獲得衛福部核准後,目前已施行逾67例之治療;病人除來自國內外,更有多位病人來自澳洲、日本、新加坡與中國大陸;經治療後之眾多病人,其壽命得以延長外生活品質亦大幅改善。整體成效令病人與其家屬欣慰萬分,更對宣傳我核能領域及輻射應用之能力有極大幫助。
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葉宗洸教授有感於國內民眾受事故與媒體刻意傳播不正確資訊之影響,一昧反核而漠視核能相關產業之技術對於國內能源供應、醫學診療、生活與工作應用之關聯性。積極投入全國各地國高中及大學等單位的科普教育與宣導工作,至今已累積逾30場次,聽眾累積近2000人,各場次不僅反應熱烈,聆聽的師生在演講結束後仍熱烈交流與提問,有效播下能傳播正確資訊的種籽,並撰文投書媒體計65篇,打破過往國人僅能接受反核團體於各大媒體灌輸之不正確核能資訊之現況。
綜上所述,我等俱認為葉君無論在原子能教學研究、提昇我國核能電廠組件水化學及組件防蝕專業水準、核能溝通宣導、能源科普教育、促進核能安全文化並於積極運用擔任學術領導之契機極力促成我國與美、日、韓、港、澳與歐洲各國等學術及產業之交流,並有卓著貢獻,符合「朱寶熙紀念獎」第一條第1款:『在核能學術上或核能工程上有顯著成就、重大發明或有價值著作者。』及第3款『其他對核能發展有重大貢獻者』之資格,特此推薦。